一、人们需要气象站做什么?在农业生产中,各类病虫害发生、发展十分严重,自然灾害发生频繁,早春冻害、低温害、大风、夏季高温害、秋季的过早霜冻等这些自然因素都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和丰收,这些都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。人们可以依靠气象信息,合理安排农时,避害趋利,预防和减少灾害损失。因此,植保工作对气象预报的准确率和及时性都有着很高的要求。过去人们获取气象资料都是在广播中听天气预报,现在大多是通过手机查询当地气象资料,无论是哪种方式都失去了气象预报的时效性,很可能给植保工作带来很大的损失。 二、气象资料在园林植保中的重要作用 1.气象资料是园林病虫害预测预报的重要依据 病虫害的发生受土壤、植被食物条件、气候、人为等多种因素的制约。在一个稳定的地域或地区,土壤条件在数十年至数百年的变化是微乎其微的;因此,在食物充足的条件下,气候便是影响其种群数量变化的主导因子。温度的上升速度、下降速度、寒潮、霜冻、降水、大风等天气过程对病害、虫害的发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。所以,园林病虫害预测预报必须以病虫情调查为前提,以气象情报为依据,透过病虫发生情况和天气情况这些现象,看到其发展趋势这一本质。1987年春,某地区植保站根据当地气象处提供的1986年冬季气温较历年平均值高、降雪大,1987年春季冷暖交替明显、气温回升快的气象预报,分析得出: 1986年冬季害虫越冬死亡率低、虫口基数大,春季气候又有利于其生长发育,预计1987年主要害虫发生量大,及时发出了杨毒蛾将严重发生的预报,提前做好了病虫害防治的准备工作,并抓住其越冬幼虫大量上树危害的有利时机,采取了强有力的防治措施,避免了虫灾造成的损失。 2.气象资料与园林植保工作相结合,提高了病虫害防治的及时性、有效性 气象资料不仅为病虫害预测预报奠定了基础,同时又为指导、部署一次次的防治措施提供了可行的依据。某年该植保站防治季节天气多变降水偏多,给防治工作带来了很多麻烦。针对这种情况,该地植保工作人员每天用电话查询未来24小时的天气预报,为安排防治工作,创造了有利条件,避免了人工、车时和农药的损失。 有了及时准确的天气预报和气象资料,才有病虫害预测的及时性和准确性,才有防治害虫的有效性。气象资料的使用,提高了园林植保工作的经济效益。 3.气象资料为制定长远的防治计划创造了条件 任何一种病虫害都有其发生发展的规律,将10年乃至数10年的病虫资料和气象资料进行综合分析,就可找出其规律性,就能对该地区园林病虫害发展动向作出中、长期预报,从而制定出科学、长远的防治对策。 4.病虫害治理施药时需考虑到气象条件 大风天气易中毒:刮大风时不宜用药,大风容易使喷洒的药粉或雾滴随风飘扬,不能均匀附在植物表面,也会飘伏在施药人员身上容易中毒;阴雨天气药剂易流失:阴雨天喷药,雨水能直接冲刷掉药剂,不仅影响效果还会造成水域污染,乳油药剂由于能在植物表面形成一层油膜,对进一步雨水冲刷有一定抵抗力,而粉剂和可湿性粉剂最不耐雨水冲刷;高温天气药剂易分解:高温会使药剂分解加速、药效挥发,所以高温不宜打药,因植物在炎热天气时新陈代谢作用旺盛,叶片气孔开放,药剂很容易进入植物体内而发生药害;高温天气药数低:雾气重或露水多的高温天气药剂易被水稀释而使药剂效果降低,另外早上露水未干害虫还未出来活动时喷药效果不理想。 5.进行病虫害研究,必须要考虑气象因子 在研究病虫害的过程中,除了研究病害的侵染循环、害虫的生活史及习性外, 还必须研究各种气候因子对它的影响,只有搞清在什么气候条件下有利或不利其侵染繁殖,才能决定防与不防,何时采用何种预防措施最为有利。另外,每一种病虫害完成其发病过程或发育过程都要有求一定的温、湿度条件。例如:春尺蝶卵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.74 ℃,完成卵的发育过程所需有效积温为234.5 ℃。这样在每年春季,我们只要通过黑光灯监测出发蛾高峰期( 理论上发蛾高峰即为产卵高峰) ,就可利用资料推算出幼虫的孵化高峰期,结合越冬死亡情况和实地情况及当时的天气预报,就能准确地作出春尺蜓的发生期和发生量的预报。每年春季,天气变化多端, 经常出现异常天气,给天气预报工作造成困难,预报欠及时、准确,会给病虫害防治工作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经济损失。因此,气象资料在预报的及时、准确万面,尤其是异常天气,能有所提高和改进,给植保工作提供更大、更好的帮助。 三、天圻应用场景
中国海升果业有限公司橘子基地“天圻”现场照片 “天圻”气象站在其它植保系统的现场照片 链接阅读: 智墒天圻已为云南省特色作物需水试验工作超过350000个小时
本贴最后由 官方小马甲 于 2017-08-08 17:08:09 编辑
|